有关叶邑故城的一个重要人文价值符号是叶公沈诸梁。人们所了解的叶公故事,在这里都能寻到踪迹。叶邑故城的墓葬发掘有着传奇经历,而墓葬里发掘出土的诸多文物不仅填补了叶县文物收藏的空白,而且在全国也受到重视。
漫步在旧县老街,就会被那浓厚深邃的气氛感染:两千年古栈道那浑然于一体的青石,久经沧桑的叶邑关那夯实且坚固的古桥,绵延屹立的楚长城那犹在的雄风,刘秀庙内汉代银杏古树那不朽的遒劲……这里记述着叶公和孔子论政的故事,承载着昆阳之战的金戈铁马,蕴含着楚、汉时期的灿烂文明。无论是千载厚重的历史,还是弥足珍贵的文化,时刻都在诱惑着中处游客对叶邑古城的向往。旧县是古代名城,春秋时期应国之都,桐叶封地为叶邑。据立于旧县乡南村的青石碑刻记载:古邑为千碑之城,百泉之汇,素有昆澧二水抱佳城、伏牛二龙镇昆阳(旧县)之说。
随着周王室的逐渐衰微和王权的旁落,偏于南方的楚国通过数十次大规模的兼并战争,消灭了南方众多的诸侯小国。随着国力的逐步增强,楚国便将矛头指向北方,准备问鼎中原。大约在春秋早期,楚国已完成了北进中原的准备工作,而开辟道路则是北进工作的重中之重。
因为叶县自古为南北交通的要道,其南接楚国,北通中原,是楚国北进的必经之路,因此楚国就在叶县南部与南阳北部修筑长城,其目的是出于国防战略的考虑。有了长城,楚国北向中原,进可以攻击,退可以固守。而楚长城以北的叶县、平顶山、宝丰、郏县、襄县在历史上亦称为''方城之外''。《左传·昭公十八年》记载:''叶在楚国,方城外之蔽也。''也就是说,叶邑故城是楚国在方城之外的屏障。据《左传·襄公二十六年》记载,穿封戌曾为方城外的县尹。这就可以推断,楚国早期在方城外就设立了县制。
楚长城有称之楚方城者,主要位于今河南南阳方城县至平顶山叶县及驻马店泌阳县境内,是楚国为抵御中原诸国南下攻伐而修筑的我国最早的大型防御工程。它由许许多多分散的小城堡组成。《水经注·汝水》记述澧水时说:''楚盛周衰,控霸南土,欲争强中国,多筑列城于北方,以逼华夏,故号此城为万城,或作方城。''这些城堡,都建在低矮的山顶或山麓等较为险要的地方。
《汉书·地理志》记载,''叶,有长城,号曰方城。''就是指的这个长城。清人姚鼐《左传补注》云:''楚所指方城,据地甚远,居淮之南,汉江之北,西逾桐柏,东越广黄,止是一山……然则方城连岭可七八百里也。''按照推断,当时楚人早期经南阳过方城山北上的通途主要有三处,且都筑有城堡。
在叶县常村乡东南之点军场。点军场南为小关口,关口东、西侧山岭上俱有石筑城墙。其西属方城县管辖,其东在叶县境内。
在历史上楚之方城城下。今叶县保安镇西有花山和余沟山,在两山之间有一条贯通南北狭窄崎岖的山间道路,其南端出口为方城大关口,其北端路东即为楚国之方城古城(今闯王寨)。该道不但南锁入宛之道,而且西扼楚长城点军场缺口东进之路。当为《淮南子·地形训》列为天下九塞之一的方城古道,战略地位十分重要。
在今平顶山叶县与南阳方城县交界处,有两座山峰东西对峙,位于东者为桐柏山余脉,位于西者为伏牛山余脉,两山之间形成隘口,俗称''方城缺口''或''荆襄夹道''。通过这个隘口有一条贯通南北方的隘道。楚长城上的这三个关口是楚国自南阳盆地出发,北向中原(古时中原称华夏)诸国的必经之路,所以又叫''夏路''。司马贞在为《史记·越王勾践世家》中的''夏路''作注时云:''楚适诸夏,路出方城'',也就是说夏路是楚国经方城北上中原各国的道路。
在春秋战国时期,平原河沟交织,低洼之地遇雨则泥泞难行,使战车辎重受限,部队行动的陆路运输不得不经过像叶县这样的浅山区。总之,保证''夏路''的畅通,是楚国北进中原的首要任务。所以叶公沈诸梁在平定白公胜之乱后,辞去令尹兼司马之职,仍还归叶邑。
上一篇:河南温县县委书记毛文明接受审查调查(简历)
下一篇:没有了